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555手机网 (https://www.555shouji.com/)- 热门手机、手机评测、云手机、手游、5G!
当前位置: 首页 > 4G频道 > 通讯 > 正文

董家鸿院士谈疫情教训:社区医院基本失守,都挤在大医院

发布时间:2020-03-18 09:46:42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董家鸿院士谈疫情教训:社区医院基本失守,都挤在大医院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出品| 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ID:tech_163)

武汉暴露的问题比较严重,大量的病人都没有通过社区接诊,涌向大医院。大医院一天接诊1500-1600甚至2000的发热病人,挤爆了大医院,造成了大医院诊疗的瘫痪。这么多病人再大的医院,再强的能力也不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院士在接受网易科技等媒体采访时,谈及了他在武汉疫情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董家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和肝脏移植专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精准外科”新理念,创立了精准肝胆外科范式。这一理念已被广泛应用于胰腺外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整形外科、介入治疗科等诸多临床专科领域,促进了当代外科理念和范式的革新。

鉴于其对当代外科发展的引领性贡献,法国国家外科科学院、美国外科学会和欧洲外科学会同时授予他外籍院士或荣誉会士。

董家鸿院士谈疫情教训:社区医院基本失守,都挤在大医院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董家鸿毫不犹豫地奔赴一线。大年初一,董家鸿所在的清华大学长庚医院的临床医学专家和清华大学多个院系的人工智能专家,就组建了8个攻关组、突击队,针对疫情防控的多个重要环节研发智能化的技术,用科技的手段抗疫。

通过一个月时间的紧急攻关,研发出了10余款针对此次疫情的智能化产品。

“我们第一时间感受到武汉的疫情爆发,大量的病人聚集医院造成了社会的恐慌。因此,我们设计了新冠感染自测评估系统,仅10天时间就上线了应用,缓解了社会恐慌,在引导理性就医方面发挥了作用。”董家鸿表示。

据了解,该新冠感染自测评估系统已通过互联网向公众发布。目前提供5种语言的版本,在全球20多个国家上线,1000多万民众通过该系统进行了自测。“现在我们非洲这边也在关注,未来需要的话还会面向非洲这些国家再进行语言的翻译,做出相应的语言版本。”董家鸿透露。

此外,该团队还推出了“社区智能疫情防控系统”与“智能门诊预诊分诊系统”。

“社区智能疫情防控系统”主要针对社区人群自主测评,自动上报到社区中心终端,通过该智能化的手段,实现社区全人群动态的检测、追踪,替代了效率低、容易疏漏的传统手工手段,大大提高了社区管控的精准度和效率。

“智能门诊预诊分诊系统”则针对前文中提到的大量人群涌入医院,造成医院瘫痪的问题做出了解决方案。该系统可以快速精准地将就医的人群进行分类,根据感染风险的高低进行分类,实现快速分诊,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也降低发热门诊的负荷。

另外,董家鸿还介绍了智能诊断、隔离病房移动生理指标检测系统、康复人群智能管控系统、隔离病房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多款智能化产品仅用时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完成了研发到上线的工作。

“这些系统为什么能够短时间研发出来?是因为我们过去有这方面的积累,长期在关注着国家健康医疗的需求,平时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技术的积累和储备,这个时候正好应用到这里。”董家鸿表示。

随着疫情全球化蔓延,这些应用还被无偿提供给全球其他国家。

“这次美国MIT和斯坦福大学都提出了合作,我们新冠肺炎的智能诊断系统也都无偿的提供给了他们。我们所有自主研发的技术产品都是免费的分享到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这是基础。我们是一个志愿者行动。”

当然除了提供智能化防控技术之外,董家鸿认为中国在方舱医院、社区管控、医疗资源应急调配等方面的经验,对疫情严重的国家也有借鉴意义,值得推广。

在紧张的一个小时采访中,董家鸿教授还分享了他对疫情防控的深刻体会。他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国家应当组织相关专家对疫情防控中暴露的问题和短板进行复盘和反思。

以下为《科学大师》对话董家鸿院士主要内容:

一、神速:2天上线武汉隔离区管控系统

1、《科学大师》:数字化的防控和智能的远程系统,现在整体在疫情战役当中应用的效果怎么样?在应用过程当中有没有发现一些还需要改进的和下一步可以攻关的问题,下一步怎么解决?

董家鸿院士:疫情的智能防控方案应该说是针对疫情防控整个过程全流程整体的解决方案。概括起来可以分为院前、医院和院后这三个环节。

第一,在院前。在社区居民的自测评估,还有社区的人群管控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我们系统可以对全社区的全人群实行全时域精准无疏漏的防控和动态追踪。

第二,在医院的部署应用。我们主要是部署在武汉的定点医院,收治重症病人的医院,包括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雷神山医院等。这些医院部署以后,提高了这些医院的诊治和救治效能。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提高了诊断的效率,还有提高了重点评估的效果。

第三,针对院后康复的人群,我们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全人群动态的追踪管控,这样也是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另外,全人群的康复者的管控,我们还是希望未来对这一批新冠病人长期随访,直到观察终点,看看这一批病人受损的器官功能,像肺功能能不能最终恢复,通过这个系统进行系统的最终评估。

再一个就是通过远程会诊,可以动员全国后方的这些专家团队。因为一线的专家,大概重症的专家来了10%,新冠肺炎非常复杂,除了呼吸、感染,重症这些专科医院还需要心、肾、脑等等这些器官,所以专家资源还是相对缺乏的。

通过远程的协同诊疗平台,我们可以提供远程的医疗服务,这个是在中国医师协会负责组织全国各专科的专家,通过信息系统,高科技的信息系统平台来实现远方和一线无缝隙的连接,提供高效的多学科联合会诊。

董家鸿院士谈疫情教训:社区医院基本失守,都挤在大医院

2、 《科学大师》:到现在为止我们投入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大概有多少套?成功的案例有没有?有没有数据?

董家鸿院士:第一,在人工智能自测评估系统,三个礼拜前的统计已经有20个国家,1000多万的人群在应用,这是一个数据。现在这个数据最近我们还没再统计,应该远远超过这个数据了。

第二,我们的人工智能肺炎诊断应用,现在已经有2000多例的诊断结果,准确率达到95%以上,这是接近甚至超过专家的水平了,当然它的诊断更快捷,刚才说了只需要把这些数据导入到里面就可以。

(编辑:555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