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555手机网 (https://www.555shouji.com/)- 热门手机、手机评测、云手机、手游、5G!
当前位置: 首页 > 4G频道 > 行业 > 正文

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落成 用中国文化演绎电动美学

发布时间:2019-06-26 09:34:00 所属栏目:行业 来源:周博林
导读:2018年春天,比亚迪全球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乘车途经设计中心选址时,脑中突然闪现勾起人们无尽向往与探索渴望的“神秘黑匣子”。艾格在随手拿到的一张餐巾纸上,用线条勾勒出了他心中的设计中心。比亚迪全球设计。

此外,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考文垂大学、普福尔兹海姆大学等众多设计界著名学府的优秀学生也被吸引到比亚迪实习。

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落成  用中国文化演绎电动美学
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设计师团队

对于为何被比亚迪所吸引,设计师们在采访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 比亚迪的一系列核心技术,能让设计师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最大化地落地。

2. 灵活的沟通机制,决策效率极高,比亚迪设计总监与管理层可以就项目推进中的问题直接沟通并作出快速决策。

3. 设计师在比亚迪有极大的才华施展和创意发挥的空间和自由度。

4. 比亚迪在电动车研发实力、技术储备、运营经验等多方面有着让众多车企可望而不可及的先发优势与“护城河”,在汽车行业转向电动化、智能化的大势下,发展前景相对明朗。

5. 在三人眼中,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待发掘的宝藏,能为设计师提供无限创造力和灵感来源,正如洛佩兹所说:“汽车行业正在经历非常大的变革,我深深地相信中国和比亚迪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

由此可见,三位设计大师与比亚迪之间的关系,用“相互成就”来形容显得更为贴切:你许我一个自由梦想,我还你一个与众不同。

新设计作品:用中国文化演绎电动美学

E-SEED GT,艾格、洛佩兹、帕加内蒂联袂设计的首款作品,在今年上海车展首次面世便引发巨大轰动,被媒体评价为“用中国文化演绎电动美学的典范”。

这,让比亚迪开启设计新起点有了更多的底气。

通过艾格的讲述,我们了解到,E-SEED GT被视为比亚迪未来设计元素的集合体。艾格表示,“E-SEED GT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龙元素’,并巧妙地展现出‘设计赋予科技美感及情感 ’的理念,是比亚迪在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对汽车设计的全新探索。” 

E-SEED GT的前脸采用“Dragon Face”设计语言,狭长的前大灯造型,扁平的车头和前舱盖延伸下来的线条,动感十足。

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落成  用中国文化演绎电动美学

E-SEED GT首次实现将“Dragon Face”设计语言与日行灯相结合,实现品牌DNA与科技的融合;动态龙须日行灯可转换光色,在转向灯开启时,两侧白光变为橙色光,在提高整体辨识性的同时,强化了与周围环境的交互感。

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落成  用中国文化演绎电动美学

溜背式侧身线条轻盈灵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搭配大尺寸轮圈,极具视觉冲击力。

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落成  用中国文化演绎电动美学

后窗玻璃,将扰流板与高位制动灯完美融入“龙脊”元素中,散发出神秘的力量感。

两侧各六颗光源和中央横向光带组成“箭羽”无缝贯穿式LED尾灯,搭配圆润的尾部轮廓,科技感“爆棚”。

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落成  用中国文化演绎电动美学

E-SEED GT的智能化座舱中,三屏互联、可隐藏式方向盘、DiLink智联系统等高科技配备一应俱全,实现科技与艺术双向赋能,凸显时尚感和科技感。

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落成  用中国文化演绎电动美学

汇集启动、换挡、驾驶辅助等功能的比亚迪“智汇之心”BYD Heart,采用“飞行器”造型设计,“战斗气息”浓郁。

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落成  用中国文化演绎电动美学

E-SEED GT的座椅带有与外观呼应的“龙脊”元素,车门板设计“龙鳞”图案,二者均采用高级真皮缝制,触感细腻。

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落成  用中国文化演绎电动美学

据了解,由“龙脊”、“龙鳞”和“BYD Heart”三大设计元素带来的“Dragon Story 2.0”设计语言,很可能会转化应用到后续量产车型,成为比亚迪的设计趋势。

这对比亚迪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和品牌美誉度的快速提升,显然是一大利好。

毕竟,彼得•希瑞尔改变现代·起亚,戈登·瓦格纳助力奔驰登顶,艾格成就比亚迪全新一代唐、宋Max、元EV等车型的热销……历史已经一次次向我们证明:好的设计,对于提升销量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结语:未来的一个世纪,中国或将成为引领汽车行业变革的中心

过去的一个世纪,欧美日主导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诞生了多个家喻户晓的汽车巨头;未来的一个世纪,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下,中国或将成为引领汽车行业变革的中心。

(编辑:555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