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555手机网 (https://www.555shouji.com/)- 热门手机、手机评测、云手机、手游、5G!
当前位置: 首页 > 苹果频道 > 苹果资讯 > 正文

首设大中华董事总经理岗位:苹果啥信号?

发布时间:2017-07-24 03:15:47 所属栏目:苹果资讯 来源:腾讯
导读:苹果设立“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这一新岗位并擢升葛越的商业逻辑。无非体现它对大中华尤其是中国大陆市场的重视。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苹果设立“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这一新岗位并擢升葛越的商业逻辑。无非体现它对大中华尤其是中国大陆市场的重视。

首设大中华董事总经理岗位:苹果啥信号?

跨国公司中,苹果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比较模糊。今日是一个关键信号。

我曾在朋友圈说过,专门跑科技口的媒体记者,可能多次见过库克,但90%以上未必知道苹果中国或大中华区负责人是谁。即便有事实上的负责人,你也可能根本就接触不到。

今天起,至少你会知道它的大中华区负责人是谁了。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接口与大陆套近乎,本地发布会与市场活动应该也会密集些。

苹果官方今日宣布,已任命公司无线技术副总裁葛越为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将直接向CEO库克、首席运营官JeffWilliams汇报。

“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是苹果面向大中华区新设的岗位。库克说,苹果坚定地致力于在中国投资和发展,葛越将把她的经验和领导力带到中国团队。他还称赞了葛越多年来为中国客户带来的创新。

葛越,一个古典的名字,古代指“南方葛布”。不过她本人却是个东北女子,曾先后在加拿大与美国留学。她曾领导苹果无线技术软件工程团队9年,为几乎每代产品开发蜂窝、Wi-Fi、蓝牙、NFC、定位和motion技术。她还负责开发了苹果支付、HomeKit等产品。面向中国,她主导了与本地运营商的合作,为iPhone和iPad开发了中国特色功能,比如二维码、短信欺诈预防以及使用电话号码作为AppleID等iOS11的功能。

有种种理由来还原苹果设立这一新岗位并擢升葛越的商业逻辑。无非体现它对大中华尤其是中国大陆市场的重视。

一、苹果应该会通过葛越及团队强化对本地市场的支撑,涉及供应链、设计、服务体验、渠道体系乃至投资等,目标当然是推动苹果新的成长。

过去,苹果很多服务几乎就是全球一个模子,从硬到软到各种应用服务。在PC互联网、iPod类产品乃至移动互联网爆发的最初几年,无数的用户更多侧重硬件体验与数娱服务,没有或者还很难感受到落地后的真实体验。

如今已大不同。苹果硬件终端虽然仍然强悍,但当整个手机产业链高度成熟之后,用户开始更加关注软的部分。除了软件,更多还是落地到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具体而微的服务。这个时候,苹果的种种弊端都非常突出:学习使用门槛高、输入法不爽、支付麻烦、很难享受到本地更多内容与应用。当然,苹果售后成本、客户服务体验都没有多少优势。

可以预言,苹果未来会更加强化落地耕耘。事实上,一年多来,苹果已重塑供应链,尤其强化了大中华区支撑体系的价值,并持续强化布局本地研发力量。去年以来,它接连宣布了北京、深圳、上海、苏州4大研发中心。此外,它必定也会强化本地用户的运营。

归根结底,还是要促进苹果的成长。你知道,过去一年半,它在本地的市占持续下滑。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

二、增强与本地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沟通能力,消除海外运营风险,同时为新生态谋局。

苹果海外运营风险越来越大,主要涉及专利、反垄断等诉讼,以及区域国家或地区的落地运营政策、社会责任等种种约束。

专利、反垄断方面,苹果4年前就已经进入一个密集风险周期,官司持续不断。欧盟、日韩、印度乃至中国大陆,都有相关案例。

落地运营层面,苹果过去的模式面临许多障碍。比如涉及到网络安全、大数据、支付类的金融服务等,它就很难获得支撑。前几天,我们看到它的一个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就能体会到这里面的门道。这些领域,你的服务器、数据如果不在本地,那会很麻烦,基本没得玩。

库克上任后来中国那么多次,你去仔细梳理一下,大部分信息都不脱以上几个方面。

中国虽然暂时没有反垄断风险,但要意识到,如果苹果仅仅满足于将中国当成一个销售的基地、供应链基地,而不融入本地,强化投资,与政府、用户、伙伴、社区搞好关系,早晚一天也会遭遇种种营运风险。

我在这部分提到,苹果也在借助新的组织架构、葛越及团队的力量为新生态谋局,而没有放在上面第一个原由里,那是因为:接下来,你应该会看到苹果在大中华区尤其大陆布局更多流媒体、智能家居、物联网、云计算、AI等种种业务。

这类业务,如果没有本地政府允许,那不会有戏。苹果也必须走出过往藩篱,与本地运营商以及更多具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的ICT类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而这些领域,对于本地人才的依赖当然更重。葛越身上的标签,比如女性、东北人、留洋经历、苹果9年的技术实践,应该是一个比较善于沟通、协调、并能调动利益相关方的出色人选。

三、打破总部处处集中管控、遥控运营的内部管理约束,提高大中华区响应的效率。

开头我说,90%以上的本地科技口记者可能都不知道苹果中国或大中华区负责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化时代的管理问题。

你可能会猜测是不是跟当年乔布斯对中国的隐性态度有关:他从没来过中国,他多次去日本与印度,并有在印度长久修行的经历。他喜欢东方哲学。但在他口中,所谓“东方”,更多是印度与日本的所谓文明。

即便乔布斯对中国有隐性的态度。这个组织架构问题应该不会涉及到如此。因为,苹果其他许多国家与地区也没有独立的架构。

这大概与苹果高度垂直一体、带有封闭特征的商业模式有关。它确实适合一个高度集权的管理路径。加上上面第一点提到的,苹果各类产品全球基本一个模子,更侧重硬件的过往年代,很少有深度的本地化服务,它也没有必要设立这一层级的组织架构。

这种架构看上去风控效果、效率也不错。因为它当时的供应链,相当部分还在海外,本地用户也还没有大规模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但也不是没有暴露过缺憾。2006年年初,我所在的《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过它的“血汗工厂”富士康,后者霸道兴讼,但随后第三方机构入场调查显示,存在许多问题,苹果也因为对供应链企业掌控苛严,而陷入商业伦理危机。事件一波三折,苹果美国总部对问题的回馈与反应速度奇慢。当年我所熟悉的一个中国PR说,她们无法给出意见,只能等总部。

苹果中国后来大小危机也不断。富士康2010年陷入的跳楼案危机,同样再度让它陷入商业伦理拷问中。长三角苹果供应链企业的环保危机同样如此。而苹果的反应同样蜗牛一样。

至于最近几年,也就是移动互联网风潮勃兴周期,苹果的被动更多在于它的本地生态体系缺乏深耕。本质上,苹果过去跟其他美国互联网企业没什么区别,也是游牧风格。

(编辑:555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