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555手机网 (https://www.555shouji.com/)- 热门手机、手机评测、云手机、手游、5G!
当前位置: 首页 > 4G频道 > 通讯 > 正文

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推迟的这些天 发生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0-06-23 16:19:38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原标题:发射推迟的这些天,发生了什么?) 6月23日上午,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历经为期7天的紧急处置,长三乙火箭以完美表现为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发射画

18日上午,航天科技集团在北京、四川西昌、陕西西安召开视频会,邀请火箭卫星研制专家、上级领导以及中国钢研的材料专家对问题进行剖析定位。经过一上午的紧张讨论,达成了可以归零的结论,决定使用合格替代产品继续执行发射任务。当天下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召开指挥部会议,商讨后续工作计划,决策重启发射任务。

18日晚,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将从北京运来的替换产品安装上箭,经测试,指标符合任务要求。但那时仍没有到能让他们松口气的时候:由于夏季气温较高,已经加注常规推进剂的火箭贮箱内的燃料温度和气枕容积出现变化,已不满足发射实施条件。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不泄出显然不行,泄出后再重新加注,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新的问题?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经决策,长三甲系列火箭即将进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推进剂泄出及重新加注。

发射场发射测量站站长陈华强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推进剂泄出,但泄出量这么大,并且泄出后继续实施加注执行发射任务,这是头一回。

火箭推进剂泄出操作,大多都是单点手动控制,开关大小的拿捏、流量流速的控制有时还需要听声辨识,难度很大。火箭上的开关阀门等也需要多次开启,能否承受这些动作也是对产品质量的一次实战检验。

经过万全准备,技术人员分析出此项操作可能涉及的21项风险,并分别制定了应对策略。

北斗三号


▲ 6月19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长三甲系列火箭“两总”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导火箭常规推进剂泄出作业(刘淮宇 摄)

从19到20日,火箭一级、二级及四个助推加注口以上的氧化剂、燃烧剂分别安全完成泄出操作。粗略计算,泄出量约占加注燃料总量的3/4,规模之大世所罕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夏季高温情况下燃料加注后推迟发射,给航天人带来新的难题。工作人员在对泄出后的助推器氧箱进行检查时,发现连接传感器的法兰盘螺栓出现轻微腐蚀现象,需要尽快更换。

这项操作只能在狭窄的箭体内进行,操作人员要身着防化服从仪器舱舱口钻进火箭内部,以俯卧的姿势迅速精准完成拆除和新产品安装工作。拆装之间的短短数秒,还要对可能随时遭遇的危险物质保持高度警觉并沉着应对。

最终,一院211厂产品装配工人闫磊、刘永宁两名30多岁的青年人扛起了责任,沉着果敢地完成了4个助推器氧箱24个螺栓的紧急更换任务。“直面危险、精准操作,211厂的同志在这次紧急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扎实技能令我心生敬佩。”火箭总设计师姜杰院士说。

6月23日上午,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消息传来,火箭发射试验队员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

记者手记

出差进行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收官发射报道期间,正值北京疫情防控形势出现变化之时。相比于令人揪心的疫情,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经历的火箭推迟发射及紧急处置,同样称得上“跌宕起伏”。

从前期星箭测试工作顺利进行到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从发射前夜突发问题的紧急处置到发射窗口到来前宣布推迟,再到问题归零、重启实施发射任务……前后方的航天人经历了一个个无眠之夜,与发射场官兵协同配合,积极稳妥完成一系列处置,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绝不让火箭带丝毫隐患上天。

众所周知,由于航天发射的高风险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迟发射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此次在发射场目睹任务推迟后发射场上空的连续雷雨影响,经历长三甲系列火箭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推进剂泄出及重新加注,了解到产品装配人员冒着巨大危险进行助推器氧箱法兰盘螺栓更换……我们对宇航发射的高风险性有了一次更深刻认识,也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等航天精神品质有了更深的体会。

航天探索是勇敢者的事业。我们坚信,在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道路上,沉着冷静、坚毅果敢的中国航天人一定会不负重托、再创佳绩,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

(编辑:555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