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555手机网 (https://www.555shouji.com/)- 热门手机、手机评测、云手机、手游、5G!
当前位置: 首页 > 4G频道 > 行业 > 正文

台积电,这家卡脖子企业如何起于台湾?

发布时间:2020-06-10 16:52:17 所属栏目:行业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台积电,这家卡脖子企业如何起于台湾?

正如开头张肇壮所说,台积电一开始的几年因为想避开与日韩存储芯片的正面竞争,只小规模生产一些具备特殊功能的芯片,市场不大,也没人愿意给台积电下订单。除了连年亏损,台积电甚至于被外界戏称为飞利浦的“专用代工厂”。

但很快,台积电有了越来越多来自岛内产业的支持者。威盛、力晶以及茂德等一大批芯片设计厂商陆续进入国际市场,以日月光、京元电子为首的封装与测试厂商也同样是在80~90年代崛起,逐渐与台积电、联电等企业构建起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闭环链条。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台湾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

80年代的台湾承接了美国以个人电脑为核心的通讯电子组装代工产业,宏基、HTC与富士康等企业就是在那个时候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技术与资本积累;

但到了90年代,个人电脑产能逐渐超出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激烈的市场竞争让消费电子硬件的成本被不断压制,这便导致本就利润微薄的组装产业更是雪上加霜。

也就是在这时,台湾本地电子产业的扩张与电脑生产工艺的成熟,开始催生出往中上游延伸的新产业——零部件设计与加工。很多电脑生产商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既然利润很低了,那芯片就不要进口了,本地搞就好了。

因此,台积电等企业的出现更像是一种“配套工序”,但却最终延伸出一个全新的产业集群,让台湾省真正有了技术输出的底气。

图片来自新材料在线

其次,从全球整个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链条来看,那就更是一个复杂到惊人的生态了。

(编辑:555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