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半年手机行业回顾:国内市场再度遇冷,联发科杀入旗舰市场
与前几年相比,2021年折叠屏手机市场的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除了华为和三星推出了迭代新品外,小米、OPPO也相继入局,折叠屏手机市场中又多了两个大厂“玩家”,主流手机厂商纷纷开始杀入折叠屏这条“新赛道”,开始新一轮的竞赛。而2022年,则可以看做是这场竞赛的延续,在一月份荣耀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荣耀MagicV,成为今年首款搭载旗舰芯片的折叠屏手机,四月份vivo则带来了同样搭载旗舰芯片的vivo X Fold。至此,国内的主流大厂都已经入局折叠屏手机领域。 当然除了“新玩家”的加入外,“老玩家”也并没有闲着,华为在4月底的发布会上带来了全新的折叠屏手机—Mate Xs 2,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延续Mate X2的内折设计,而是与Mate Xs一样采用了鹰翼式铰链,成为当下独有的外折产品。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轻量化的设计和轻的材质,它将重量控制在了255g,基本相当于一台带保护壳的旗舰手机,在解决折叠屏厚重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大厂纷纷杀入折叠屏“新赛道”的同时,随着铰链、柔性屏等相关技术的成熟,折叠屏售价也开始出现明显的降低,与之前动辄近2万的价格相比,去年和今年几大主流国产厂商的折叠屏手机基本都控制在万元左右,让折叠屏手机在普通消费者面前不再那么的遥不可及,这对于折叠屏手机的销量确实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为67万台,同比增长391%,环比增152%,并且在4月和5月保持增长势头,预计2022年全年中国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将同比增长225%,达到270万台。而在1-5月份,华为占据中国折叠屏销量的50%,其次是三星占比20%,OPPO和小米分列第三和第四。不小的增长幅度,确实说明了在主流厂商纷纷入局的推动下,折叠屏手机的销量确实迈入了一个新阶段。高速增长是事实,但在我看来非常值得注意一点是,它的增长基数是比较小的,相关产品的出货总量占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比重依旧是非常小的。目前上半年的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不过参考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占比依旧是不足1%的。 多家大厂入发布产品强势入局,总体销量取得大幅提升,并不冷淡;但增长基数较低,即便是高速增长后的销量占总体的比例依旧很小,也不火爆。因此我觉得用不温不火这个成语来形容上半年的折叠屏手机市场非常合适。 其实说到底,折叠屏手机同样是行业“内卷”的产物,是厂商在寻求差异化的一种手段,也是厂商占据高端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有效方式,这种全新形态也能够解决用户对更大屏幕需求与产品便携性之间的矛盾,但如今不管是产品本身还是市场规模都还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产品设计、软件交互、生态体系等方面诸多问题都需要解决。我非常喜欢OPPO Find N的那句slogan:从尝鲜,到常用,折叠屏手机的发展仅靠尝鲜的那部分是人远远不够的,如何俘获常用的人就是接下来的关键所在,也是接下来各大厂商努力的方向。 写在最后 纵观上半年的国内手机行业,尽管各大厂商并没有“摆烂”,但市场颓势依旧明显,即便通过降价促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消费,但这种刺激效果是有限度的,而且随着手机性能的提升和系统的流畅性不断增强,也延长了手机的使用寿命,在当下大家更加谨慎和理性的消费观念下,想让市场再次走向繁荣的难度可以说非常大。 联发科杀入旗舰手机市场则是它们和手机厂商之间相互选择、相互成就的结果,是它们向各自领域高端市场迈出的关键一步,也给了广大消费者更加丰富的选择空间,但面临深耕旗舰市场多年的高通,远没有到放松的时候联发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继续打磨产品才是唯一出路。折叠屏这块,虽然从销量上看,对比去年有着大幅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基数本身就很小,几十万的销量在总出货量中甚至占不到1%,距离走向主流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而整体市场的遇冷,无论是对于联发科接下来的布局,还是折叠屏的发展,都算不上什么利好的因素。 (编辑:555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