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因素带来了哪些影响?IT影响中国2020——手机行业报告
三星SoC的存在感不如高通骁龙、海思麒麟、联发科天玑,但在海思无法生产、联发科被视为中低端的情况下,Exynos 2100是少数可以与骁龙888相抗衡的产品,5nm工艺和三簇丛设计符合当下移动SoC潮流,在高通全球专利的包围下,只能在高通专利覆盖不到的地区使用。 联发科在2020年推出多款爆品5G SoC,其中包括天玑1000+、天玑800、天玑720等一系列SoC,迅速抢占大量入门5G手机市场。不过联发科的产品节奏一直相当“迷”,至少外界很难知道联发科产品规划、上市节奏等。 高通在12月发布骁龙888 SoC,使用三簇丛设计和SoC内整合骁龙X60基带,在5nm工艺下确实拥有不俗的遐想,毕竟7nm的骁龙X55基带的功耗和发热都难以让人满意。更重要的是随着基带被集成到SoC内,外挂调制解调器的时代也将成为过去。 苹果是智能手机厂商中最晚推出5G手机的制造商,采用2020年旗舰产品的外挂模式,加上iPhone 12全系列相对较小的电池容量,让iPhone的续航被用户诟病,哪怕A14 Boinic使用5nm工艺也没有解决。另外,A14是2020年唯一对CPU内核进行重新设计的SoC,其他制造商在ARM公版的基础上进行微调。除了苹果会继续使用指令集授权模式外,其他的SoC设计厂商都会使用公版的ARM架构,两大原因分别是授权费用和重构成本。 诸如苹果自行修改架构/指令集层级的授权费用,就高于使用纯公版ARM架构的授权费用;如果SoC设计上对ARM架构进行大幅度改造,理论上可以带来更符合自家产品需求的SoC,只是会带来更高的设计成本和风险。在ARM架构优化空间越来越少的情况下,高通、三星都放弃重构SoC的想法,转而使用成本更友好的ARM公版核心。 展望2021年,禁令之后的手机市场格局已经相当明朗,5G全面铺开的情况下,2021年的市场格局也已基本确定,高通、联发科两强在公开市场争夺,苹果继续经营自家生态。 折叠形态屏幕 从2018年第一款折叠屏之后,折叠屏手机在最近两年得到大幅度发展。柔宇在2018年发布采用内翻折折叠屏的flexpaI开始,三星同样使用内翻的Galaxy Fold、华为鹰翼式外折设计的Mate X、竖向翻折的摩托罗拉razr,另外三星最新的Galaxy Z Filp也与罗托罗拉一样采用竖向翻折设计。 2020年的智能手机厂商们发布多折叠形态的屏幕,随着折叠工艺技术的成熟,折叠屏手机不再需要厚实的边框,早期暴露的容易进灰、折叠痕迹等问题也在不断改善,让外界对折叠屏手机充满期望。虽然折叠屏形态的手机价格偏高,未来的交互形式也存在变数。除了常见的弯曲折叠外,OPPO的卷轴屏也在为外界提供更多的新思路,如何减少弯曲度和提高耐用性。 更快的充电 2020年的安卓手机开始加入对无线充电的支持,而且功率也比苹果“祖传”的7.5W高数倍,30W乃至最高80W的无线充电功率,摆脱传统有线的束缚,代价就是充电时不能使用手机。有线充电的功率同样突飞猛进,量产级的65W充电器、到125W、120W等有线充电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5G带来的高功耗问题。 高像素+多镜头摄影系统 智能手机传感器的像素在2020年突破1亿 ,6400万、4800万像素的主摄像头产品比比皆是。虽然像素上不断提升,但智能手机依然没能“摆脱”多摄像头的困局,后置三摄像头已经成为标配,2021年将继续多摄像头设计,主流数量依然在3至4颗摄像头之间。 市场逆势增长 市场侧,手机厂商开始注重手机的轻薄化,从IDC的数据来看,2019年年底和2020年年初是手机们最重的时间段,190g以上的手机一度占到了整个中国市场的60%。自2020年三月起,190g以下的轻薄手机开始反攻,但依旧没能达到5G时代之前的水平。 中国市场各重量手机占比变化 数据来源:IDC 总体而言,由于COVID-19疫情的影响,在2020年,手机的出货量有明显的下降。而在5G技术逐渐普及之后,轻薄手机也开始回归公众视野。 (编辑:555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