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555手机网 (https://www.555shouji.com/)- 热门手机、手机评测、云手机、手游、5G!
当前位置: 首页 > 趣闻 > 正文

微软“兵败”部委采购 “冲击波”触碰软肋

发布时间:2019-06-15 23:59:15 所属栏目:趣闻 来源:本站整理
导读:,微软“兵败”部委采购 “冲击波”触碰软肋
>

  8月14日,国产办公软件自2002年国务院系统采购之后首次开始进行大规模软件升级换代工作,国务院采购中心、商务部、外交部、安全部等15个政府机关接受了首批WPS office2003的产品。据透露,相关管理办法将规定政府采购的硬件产品必须预装国产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需要预装国外软件的,将被作为特例进行特殊申请。此举基本意味着使用国产办

  公软件的部委数量,将从现在的1/3上升到未来的100%。以微软为代表的国外软件厂商似乎一下子像“皮球”一样被部委们给踢了出去,究其原因,国务院采购中心高志刚处长解释,强制性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从安全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两方面进行考虑的结果。

“冲击波”触碰微软软肋

  最近的“冲击波”病毒是最容易与安全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这两个原因相联系起来的,虽然微软坚持诉苦:视窗崩溃半数由第三方代码造成。但是指责、埋怨之声持续不断:病毒越来越泛滥的时代;微软产品随时潜在被攻击的可能,那么微软产品用户利益如何得到保障?并且,在这次的“冲击波”面前,广东省政府的部分重要部门被攻击!

  在业内,有这么句戏言,“用微软产品就应该作好没有保障的心理准备。”因为微软从来都不会为用户的安全主动承担责任,理由非常简单:我没有错嘛!“冲击波”损害了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再一次重创了微软产品的公众形象。“安全性”给了消费者使用非微软产品的说法,给了众多国内软件厂商一个极好的赢单机会。

  由于国务院系统在2002年中统一采购了WPS office2002,国家部委成为金山WPS软件最大的客户。高志刚表示,“在年底之前,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将出台新的政策,在同等技术水平下,强制规定部委办公系统必须全部使用国产软件。”

  尽管目前在使用国产办公软件时还存在着操作习惯不适应以及部分格式不兼容的问题,但是对本国软件产业的保护在国际上也是一种惯例,这并不是对别国的“歧视”,他预测这种保护将最少持续到2010年。这个说法非常明确:微软,你暂时被出局了。这恐怕是刚刚坐上微软大中华区CEO位置的陈永正还没有喘得过气就遇到的第一件事情。

微软应该反思

  据路透财经8月13日的报道,全球至少有12.4万台使用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感染了“冲击波”病毒,而杀毒软件厂商趋势科技则估计“冲击波”可能感染了全球一两亿台计算机(以全球范围内约5亿台计算机运行各种版Windows操作系统的现状来看,这个数字并不显得夸张)。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冲击波”给全球互联网所带来的直接损失将在几十亿美元左右,肯定超过今年1月份出现的“蠕虫王”病毒。

  Windows让微软得以在操作系统领域独占鳌头,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巨额财富,但它层出不穷的漏洞却似乎对不住用户花费的大量银子。而且随着Windows的越来越复杂和庞大,出现的漏洞也将越来越多,利用Windows漏洞进行攻击的病毒造成的危害自然会越来越大。已经在操作系统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微软,是否有必要对自己急不可待地推出新软件、又隔三差五地打补丁的行为反思呢?平均两到三年就更新一代Windows的做法让电脑用户感到厌烦,更何况Windows漏洞多的现状并未随着版本的不断提高而有所改观。

国内软件厂商的问题

  在这次2003年国务院系统采购会上国务院资产管理委员会费处长还表示:国产软件目前的发展还很封闭,它们与其他公司的交往和合作太少,导致接口上存在问题,而政府使用国产软件将会推进国产软件更开放、更兼容。这句话透露给众多的国产软件厂商两条信息:政府部门的采购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大家都想争;虽然选择国产软件,并不代表国产产品没有问题。

  其实与世界软件“大鳄”相比,中国绝大多数软件企业只能算作大洋中的小鱼儿。为什么咱们的实力拼不过人家?比如,8月12日上午,几家主要的国内杀毒厂商先后截获了“冲击波”病毒,及时升级了杀毒软件,并在当天制作了专门的免费专杀工具供用户下载。从表面上看,它们这一切似乎都做到了尽善尽美;但从实际过程中分析,部分厂商在关键时刻把精力放在了大肆炒作上,而为用户提供的相应服务却不甚完善。

  除了这些相应的服务,国内软件企业的技术、人才、资金这些指标,是否能够与国际软件公司相抗衡?《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提出,到2005年中国软件产业销售额将从2002年的1100亿元增至2500亿元,中国软件业占全球软件市场份额将从2002年的2%提高到3%。有了政府扶持的基础,有了市场的鼎力帮衬,国内软件企业如何做到?笔者以为,这些问题还是留给企业思考的好。   


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冯榕 引自:千龙科技

(编辑:555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