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渴望回归中国"引争议 人民日报:病态自媒体该治了
但是,互联网上此类文章危害也着实不小。从《XX为何渴望回归中国?》到《XXX为何渴望回归中国?》……联系到此前病毒式传播的系列文章《XX国华商太难了!》,可发现这种瞎编乱造、毫无事实支撑的“爽文”,故意在文章中“打鸡血”,迎合少数人的猎奇心态,有的还充满狭隘民族主义,极易误导网友,不可小觑。 删掉营销号文章,是分分钟的事。更该探讨的是,如何“删掉”那种病态的逐利思维? 其实,通过“涨粉”变现本无可厚非。但不能违法乱纪,不能见利忘义,为了一逞私欲而置法律法规于不顾,置公共利益于不顾,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与一般的造假类文章不同,这类“爽文”通常与国家立场不同,也与实际情况不符。炮制这类文章的商人,并不是真爱国、真正为国家好,他们目的很“单纯”,就是通过消费老百姓的情绪情感收割流量变现。 这类文章具有双重危害性,不但混淆大家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判断,造成错误理解,而且不利于国家形象,以至于引发争端。 对于这种文章,平台有责任加强监管,遏制住它们生存和传播空间。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有责任依法查处,对运营人员零容忍,让它们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 业内人士指出,对不守底线的“营销号”应加大打击力度,加快处理进程、提高处理效率。依法处理违规营销号,提升其违法成本,势在必行。涵养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提高辨别能力,不追逐那些哗众取宠的标题党,不传播那种充斥不实信息的“鸡血”文,这是我们每个网民的责任。 (编辑:555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