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555手机网 (https://www.555shouji.com/)- 热门手机、手机评测、云手机、手游、5G!
当前位置: 首页 > 4G频道 > 通讯 > 正文

5G前夜的媒介融合:传统媒体们已然开始视频化布局

发布时间:2020-04-02 13:48:25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5G前夜的媒介融合:传统媒体们已然开始视频化布局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5G前夜的媒介融合:传统媒体们已然开始视频化布局)

5G前夜的媒介融合:传统媒体们已然开始视频化布局


文 | 飞观

前不久,不少公司2019年度的财报纷纷出炉。

福克斯公司(Fox Corporation)在去年获得了接近114亿美元的总收入,其中整个有线电视网络节目部门的收入同比增长8%。

作为老牌的美国电视新闻频道,福克斯新闻媒体网(Fox News)近几年面临着与所有传统媒体们相似的处境:如何在互联网浪潮中找回昔日荣光?

随着维基百科(Wikipedia)这样的网站大行其道,传统媒体们对于信息的垄断优势几乎荡然无存。

在纪录片《<纽约时报>头版内幕》中《纽约时报》的几位编辑和记者,就一边怒骂着维基百科(Wikipedia)的信源真实性有待确认,一边面对镜头赞叹这个神奇网站带来的方便和迅捷。

“真香”困境似乎是每个传统新闻媒体人内心焦虑的真实写照。不仅仅是信息垄断优势的荡然无存,新闻生产主体的变革,更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去中心化”上演的一场堂而皇之的“阳谋”。

面临新时代下的新常态,福克斯新闻媒体网包括旗下的Fox News和Fox Business开始了一系列的转型动作,比如在这次的年报中体现明显的有线电视网络节目部门。

福克斯新闻媒体网开始推进其网络媒体平台的视频化变革,一个典型的举措是在原本图文资讯主导的网站上开辟出新的频道和板块来放置流媒体新闻视频,毫无疑问这是传统媒体们向Facebook们的一次取经。

与福克斯新闻媒体网一样,CNN、CBS、《每日邮报》甚至行事老派的《纽约时报》也在几年前便开始了其媒体视频化的转型尝试。

根据观察,福克斯媒体新闻网利用自己电视部门强大的视频制作能力,在部分图文资讯中嵌入视频内容,这样的内容比例大约在20%左右。

与福克斯媒体新闻网不同,《纽约时报》的打法更加具有风格化特征。他们的视频具有纪录片似的直白,不夹杂私人议程。同时,他们还推出了“观点”栏目,来试水评论型节目。

《每日邮报》探索了视频内容商业化的可能性,他们采取以量取胜的策略,每天在主页上推送多条视频内容,并将一些广告主们(如尼桑、维珍航空等)的广告进行植入。

他们还尝试了类似社交媒体平台的短视频策略,前几年他们与M&S合作制作的5个关于烹饪圣诞食物的视频,长度均不超过1分钟,通过主页右侧的品牌视频自动播放器播放。

视频播出后的短短3天内,每个视频浏览量均超过100万,为《每日邮报》带来了9万英镑的广告收益。

由于客群的精准及曝光的高效,已经有5个品牌愿意采用此种方式来加强自身的品牌曝光和露出。

大型传统媒体的视频化变革在国外已经进行7、8年了,就像《每日邮报》一位负责人讲的那样,“我们的核心依旧是文字与图片,但我们意识到如今的用户更习惯透过视频来消费新闻资讯,所以现在我们每篇文章都或多或少地会加入一些视频内容。”

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一个传统媒体们在这个时代重获新生的潜在机会。

01媒体视频化:从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谈起

对于渠道的垄断优势是上个时代传统媒体们的核心竞争力。

澎湃新闻创意视觉部总监文若愚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为什么以前传统媒体们会有那么大的影响?我觉得关键是在于媒体行业的特殊性,渠道其实是被牢牢的控制住的,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无非就是报纸,电视台、新闻广播就这三个。二十年前,几家报社联合拿版面为一个新闻造势,火起来很容易。”

但现在传统媒体们失去了对舆论场的把控能力,渠道变革之前很多媒体人联合做的一些重大活动的造势,那时候的关注度很高。但渠道多元化之后,公众的注意力往往瞬间转移,读者们对你提供的信息不感兴趣,它就会离开你。

互联网渠道的多元化与主体的“去中心化”导致传统媒体们开始走上了“媒介融合”的道路,这个概念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在其著作《自由的技术》中提到的,它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媒介融合”是一种新的模式,它把传统渠道与互联网、手机、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渠道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表达形式、媒介形式的产品,然后在不同渠道向用户传播。

起初,所有媒体们对于已在眼前的变化都很模糊。

澎湃新闻创意视觉部的文总监讲,最开始大家探索的有两条道路,一是内容改革,改变过去一些读者不接受的写法和语言表达;另一条路就是渠道移动化,最开始是电子报,但其实它只是换汤不换药,只是把报纸上的内容平移到互联网上。

这种改变的结果可想而知,受众的不同以及阅读习惯的不一致使得这种探索很快失败。后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到来,“两微一端”又开始了。

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文总监表示那时的探索也没有达到最初的期待,“当时业内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两微一端变革,但我们做了几年,虽然有所起色,但离最初的期待还是相差甚远。”

只是外部渠道的简单转移并没有涉及到变革的本质,它只会像“洋务运动”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样,浮光掠影,及表不及里。对于变革本身来说,首先革的一定是组织自己。

2014年时,原搜狐网总编辑吴晨光在搜狐内部进行的“媒介融合”改革中,提出了“中央厨房生产,不同餐厅分发”的理念。

此次改革后,搜狐网内部的运营效率大大提高,内部的组织成本得到了明显的下降。

吴晨光的改革调整了搜狐以往将媒体内容部作为中枢的垂直管理架构,变成了围绕“新闻中心”为核心,下设生产中心和分发中心的“扁平化”架构。

生产中心的编辑负责生产和编辑新闻内容,分为初选、精选和精编组。按照新闻内容的领域分类,在搜狐的PC端、WAP端和APP端进行不同渠道的分发。

吴晨光在自己的著作《超越门户》中将这种变革作了比喻:搜狐旗下的5个内容分发渠道相当于是5个餐厅,而每个渠道的编辑们相当于是餐厅的经理,他们最了解自己渠道的调性,也了解在这个渠道里的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生产中心的编辑们相当于是大厨,他们负责做拿手好菜。

几年前,搜狐内部这场变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当移动互联网浪潮到来时,搜狐该如何让传统的PC门户网站拥抱移动互联网?

这次变革的结果是否成功?相信很多人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但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如果搜狐不变,那么等待它的结果一定比现在糟得多。

回顾搜狐网针对渠道端变化所展开的内部变革,一个直接的好处是大幅度提升了内部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管理成本。

生产中心提供的原创内容和编辑内容本质上是“半成品”,它们成为各大渠道编辑们的素材,各大渠道的编辑根据这些素材来做出不同口味的佳肴。

但渠道编辑们所持的原则本质上是相同的:渠道自身的调性,导致吸引来不同“口味”的用户,比如同样是奥运会报道,微博上的短内容与网站上3000字左右的报道就完全不同。但背后所依据的素材可能是一样的。

这是一种化学反应,不是简单的1+1似的叠加。

它不是机械地把一个素材给两个人,让他们产出内容,而是不同的人从同样的素材中抽取到不同的“立意”,随后生发出跟素材主题相关的内容,之后在根据不同的渠道属性,来做针对不同用户和不同语境的多元化表达。

另外,吴晨光表示那次的内部变革后,搜狐网对重大报道事件的反应能力明显加强,一旦重大事件出现后,部门间减少了管理协调成本,应急机动能力显著加强,这对新闻媒体来说十分重要。

回到最初的媒体视频化变革问题,其实媒体视频化趋势从广义上来讲仍是“媒介融合”的含义之一。

(编辑:555手机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